学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团工作 >> 学团新闻 >> 正文
【暑期三下乡】情暖桑榆,赋能非遗,探寻乡村振兴新图景
发布时间:2024-08-06    作者:     点击:[]

为响应共青团中央关于开展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近日,澳门太阳游戏城官方网站“情暖桑榆”社会实践队团队成员走进基层为老年人开展志愿服务,走进乡村用非遗文化赋能兴村振兴,走进基础党建基地探寻红色文化。

情暖桑榆,用爱心点亮暮年

7月21日-22日,“情暖桑榆”社会实践队在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锦云村老年公寓和青岛市中康颐养护理院,开展为期两天的关爱与陪伴老人的社会服务与调研活动。

在锦云村老年公寓,在了解了老年公寓的基本情况后,团队成员分别组队展开慰问老人活动。在聊天过程中,团队成员了解到90多岁高龄的马爷爷仍然在搞学术研究,团队成员向马爷爷展示了如何使用电脑修改文件,同时马爷爷也感叹科技的发展带来交流与学习上的便利,并嘱咐团队成员充分利用互联网带来的便利条件不断学习与丰富自己。在中康颐养护理院,团队成员帮助老人解决手机的相关问题,一位奶奶还主动充当团队成员的“导游”带领成员了解护理院的基本情况,奶奶说到,老年人其实是比较敏感的,只是很多老人年级大了都不愿意去表达,他们也希望与年轻一代多一点交流,也希望学习新东西。最后希望团队成员通过这次社会实践关注到一些社会的问题。“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次志愿服务不仅给老人们送去关怀和温暖,也增强了团队成员责任感和使命感。

非遗赋能,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7月23日,“情暖桑榆”社会实践队来到了山东省青岛市泊里镇民俗博物馆和麦草画手作中心,深入了解当地独特的麦草画和非遗红席的技艺传承,感受泊里大集的市井烟火,同时参观学习了泊里镇党性教育基地感受红色文化。初入民俗博物馆,讲解人员利用展馆的巨型浮雕向成员讲解了泊里镇的历史演变和本土风貌。让团队成员了解到从小渔村到如今的泊里镇,在这片土地上,勤劳坚毅的村民们创造了独特的民间风俗“民俗馆陈列物件有快两千件了,占地总面积有1300平米。”讲解人员告诉团队成员。参观完民俗馆团队成员不禁感叹泊里镇的巨大变化与发展。紧接着团队成员来到了麦草画和红席的手作馆,馆长介绍道,为了讲好泊里故事,塑造文化形象,泊里镇特地将部分手造的项目展示出来,让大家了解泊里背后的底蕴。在这里团队成员亲自动手体验了红席的制作,深刻感受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成员们也了解到非遗文化遗产麦草画不仅是泊里镇的一张文化名片,更是作为手工艺品销往世界各地,为乡村振兴注入崭新的活力。

以青春赓续红色血脉,怀丹心助力乡村振兴

为进一步深入了解和弘扬红色文化,7月23日下午,“情暖桑榆”社会实践队赴泊里镇党性教育基地——红色记忆展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聆听发生在泊里大地上的红色往事。参观期间,讲解员从红韵泊里、开放泊里与聚融泊里3个篇章展开介绍。从荒凉偏僻的小渔村到初具规模的泊里新港城,悠久的抗战史实、优秀的传统文化及泊里人民奋斗的精神使团队成员们受到了洗礼。

7月24日,团队成员来到青岛市杨家山里红色教育基地。“感受弦歌不辍的传承,激荡思接千载的心绪”,红色文化需要传承也必须传承,团队成员在参观时恰与假期研学的小学生相遇,看着他们认真聆听着讲解员讲述杨家山里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与日伪浴血奋战的故事。此刻展板上的那句“红色基因代代传承”成为现实。团队成员还和小朋友们一起瞻仰了革命先辈们抗日武装斗争的珍贵历史照片、实物,观看了杨家山里人民英勇抗争的历史影像和杨家山里乡村振兴的发展历程。展馆中,1937年至1945年间党在杨家山里斗争的点点滴滴被生动地展现出来,让每一位团队成员都深受感动。

通过本次社会实践,团队成员真正地去深入了解老年人的生活状态,为老年人带去温暖与慰藉,感受到了老年人对当代年轻人的期许与嘱托。与此同时泊里小镇和杨家山里的沧桑巨变化使团队成员深刻感受到了我国乡村振兴道路中的重大成果。“一百年星火燎原,九万里风鹏正举”团队成员期待将这次实践成果转化为持续关注和参与乡村振兴的动力,用实际行动描绘出一幅幅美丽乡村的新画卷。

(通讯员:刘泽群,郭文洁,张闻慧,吕雅轩 摄影:刘桦林,刘泉德)

工作人员向团队讲解泊里红席的由来

工作人员向团队介绍手工制品

团队成员体验红席编织

团队成员与麦草画展馆工作人员合影

团队成员与爷爷聊书法

团队成员与奶奶聊天

团队成员参观泊里党史馆

团队成员在红色教育基地合照


地址:山东省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前湾港路579号15号楼   

电话:0532-86057657      邮编:266590.

Copyright © 2020 版权所有:澳门太阳游戏城(中国)2024官方网站-Green Partner